聽力專欄

iBelives hometown

聽力專欄

iBelives hometown

Jul 03 2019

本文經授權轉載至此
本文作者:(優活健康網新聞部/綜合整理)/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 CHF
本文原網址:https://reurl.cc/lK0ov

 

2009年夏季聽障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台北舉行,同年上映一部以聽障為主題的電影──《聽說》,片中男主角誤以為女主角聽不見、不會說話,於是透過手語、肢體動作和筆談等各種方式與女主角溝通,最後獲得女主角芳心。該電影突顯出無論用哪一種溝通方式,只要彼此用心傳達及接收,就能夠與他人交流。其實無論是否有聽力損失,同樣的道理人人皆適用,繼「友善溝通 從聽開始」(詳文末連結)這篇從「聽能」角度談如何順暢溝通的文章,本文針對聽常者與聽損者溝通的情況,提供有利於訊息傳遞與接收的溝通技巧。

 

多說多練、不責怪

一般人都是先聽到聲音,連結聲音與意義後,進而習得口語。雖然今日部分聽損者已可在早期療育階段,透過聽能矯正和聽語復健來學會口語,但仍然受到聽力的侷限,某些發音可能不盡完美。除了透過早期療育人員、治療師和家長訓練提升聽損兒的說話清晰度外,若周遭的人能夠鼓勵聽損者多開口說話,即使是發音不清楚時,也能保持正面態度,不予以責怪或顯露不耐,鼓勵他再說一遍,不僅能讓聽損者達到確認訊息內容的效果,也能透過更多練習的機會,使其建立覺察自身發音的習慣,並自我調整。

 

溝通輔助:唇型、文字、表情與動作

即使說話和聽話的雙方都是聽常者,也經常發生溝通不順暢的情況。舉一個生活中可能多數人都遇過的狀況:你向飲料店店員點購飲料時,後方其他店員突然抬高音量喊出一連串口號,加上車水馬龍噪音和後方排隊者的交談聲,你點餐的音量被蓋過去了,店員聽不清楚,此時你除了再說一遍,還可以怎麼做,讓店員知道你的需求呢?除了手指菜單之外,你可能還會不自覺地搭配手勢說「去冰」、「少糖」。由此可知,文字和肢體語言是很好的溝通輔助,溝通的其中一方若為聽損者時,說話者可適時搭配表情、手勢和動作來表達,此外若有紙筆,可適時寫下溝通重點來提示。而為了讓聲音、唇型、表情、動作或文字可以順利傳達,建議應保持面對面、正常音量可溝通的距離,並盡量在一個明亮、安靜的環境下溝通。

 

聽損者替自己代言 一起改善溝通品質

聽話者能確實接收到說話者的訊息才是良好的溝通,若聽損者聽不清楚對方說的話,應讓對方明白原因,並告知自己沒有聽清楚的內容,以及期待對方如何做。譬如,環境噪音壓過說話者的音量,而導致聽不清楚時,建議聽損者用合宜的方式提出需求,可以這麼說:「因為雨聲很大(原因),我剛剛沒聽清楚我們約星期幾(需要澄清的訊息),可以請你大聲一點再說一次嗎(特定口語請求澄清)?」。

 

避免同時發言、適時停頓總結 溝通更有效

若參與討論的人數有三人以上,一次應只有一人發言,使聽損者較易接收訊息;而要討論的主題若較為複雜,為確保聽損者掌握討論的進展,結束一小段對話時,可總結前述談話的結論,或是詢問其是否了解。其實本文的溝通技巧不只有與聽損者溝通時需要留意,與聽常者溝通也是如此,若沒有正確的說與聽,很容易變成只有「溝」,而沒有「通」。多點耐心和體貼,有需要時善加利用肢體動作、紙筆等方式,幫助訊息傳遞,當一名好的聽話者和說話者,人人都可以參與改善溝通品質。

 

常常漏聽幾個字?立刻預約聽檢

 

延伸閱讀:

友善溝通 從聽開始
http://focus.uho.com.tw/hearinghealth/hearing_hurt_detail.asp?id=464

參考資料:
傅鳳雲。給親愛的老師和同學:如何與聽障孩子溝通。取自http://disable.yam.org.tw/life/399
賴曉楓、林桂如(2002)。聽覺障礙學童之對話修補技巧與教學策略探討。國小特殊教育,54,49-60。取自https://goo.gl/iP8F6Y

Top